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山东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

【来源: | 发布日期:2013年03月19日 00:00 】

山东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政策简介

枣庄学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二〇一一年五月十九日

目 录

一、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简介…………………………………………………

二、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助学贷款学生在线注册说明……………………

三、国家开发银行助学贷款支付宝使用说明……………………………………

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流程…………………………………………

五、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提前还款流程……………………………………

六、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通讯录………………………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简介

一、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指银行类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发放的、在学生入学前户籍所在县(市、区)办理的助学贷款,主要用于解决学生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问题。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为信用贷款,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为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担还款责任。我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经办银行是国家开发银行山东省分行和青岛市分行,代理结算行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山东省分行和青岛市分行。

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对象

申请贷款对象主要是山东省籍考入我校的全日制家庭经济困难的本、专科生。

三、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应具备的条件

申请生源地贷款的学生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

(三)已被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正式录取,取得真实、合法、有效的录取通知书的新生或在读学生;

(四)学生本人入学前户籍、共同借款人户籍均在本县(区);

(五)学生当年没有获得其他助学贷款;

(六)符合以下特征之一,家庭经济困难,所能获得的收入不足以支付学生在校期间完成学业所需的基本费用:

1.农村特困户和城镇低保户;

2.孤儿及残疾人家庭;

3.遭受天灾人祸,造成重大损失,无力负担学生费用;

4.家庭成员患有重大疾病;

5.家庭主要收入创造者因故丧失劳动能力;

6.无稳定收入的单亲家庭;

7.老、少、边、穷及偏远农村的家庭经济困难家庭;

8.父母双方或一方失业的家庭;

9.家庭年现金总收入低于8000元人民币;

10.其他家庭经济困难家庭。

四、共同借款人条件

共同借款人和借款学生共同承担还款责任。共同借款人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共同借款人原则上应为借款学生父母;

(二)如借款学生父母由于残疾、患病等特殊情况丧失劳动能力或民事行为能力的,可由借款学生其他直系亲属作为共同借款人;

(三)如借款学生为孤儿,共同借款人则为其他法定监护人、或自愿与借款学生共同承担还款责任的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四)共同借款人户籍与学生本人入学前户籍均在本县(区);

(五)如共同借款人不是借款学生父母时,年龄原则上在25~60周岁之间;

(六)已获得开发银行贷款的借款学生原则上不能做为其他借款学生的共同借款人。

生源地贷款原则上用于借款学生的学费和住宿费。当贷款金额高于学费和住宿费实际需求时,剩余部分可用于学生生活费。

每个学生每年申请的贷款额度不低于1000元,不超过6000元,具体金额根据学生学费和住宿费实际需求确定。如借款学生申请的贷款金额大于学费和住宿费合计金额,则贷款资金首先用于缴纳学生的学费和住宿费,剩余贷款资金可以用于借款学生的生活费。

贷款期限原则上按全日制本专科学制加10年确定,最短不低于6年,最长不超过14年(参见下表)。学制超过4年或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第二学士学位的,相应缩短学生毕业后的还贷期限。生源地贷款到期日为9月20日。生源地贷款原则上不展期。

生源地贷款期限确定表

学制类型

年级

最长贷款年限

专科

(三年制)

一年级

13

二年级

12

三年级

11

专升本

一年级

12

二年级

11

本科

四年制一年级和五年制一、二年级

14

四年制二年级和五年制三年级

13

四年制三年级和五年制四年级

12

四年制四年级和五年制五年级

11

硕士研究生

一年级

10

二年级

9

三年级

8

贷款利率执行贷款发放时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贷款同期同档次基准利率。贷款利率每年12月21日调整一次,调整后的利率为调整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同期同档次贷款基准利率。

九、如何申请获得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首先要通过贷款资格审核。家庭经济困难在校生提出贷款申请,由我校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基础上进行对申请贷款的学生进行贷款资格审核,并于每年4月底前,将我校符合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条件的学生信息集中报送山东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由学校进行资格审核。通过资格审核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办理相关申请手续。

十、本区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贷款申请受理时间

各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贷款受理时间原则上为每年的7月20日—9月20日。

十一、首次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需提供的证明材料

在校生首次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需办理以下手续并提供相应材料到县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办理。

(一)《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表》(首次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学生需加盖村(居)委会或乡镇(街道)民政部门公章);

(二)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2份;

(三)学生身份证及复印件2份;

(四)户口本及复印件(含有派出所公章的第1页、家庭索引页和学生个人页)2份;

(五) 共同借款人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2份。

十二、再次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需提供的材料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按年度申请、审批和发放,以前申请办理过贷款的同学,如仍有贷款需求,需再次申请。到本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申请贷款时,只需提交经本人签字的申请表和学生证复印件。如借款学生(或共同借款人)不能前往受理现场,共同借款人(或借款学生)可持借款学生(或共同借款人)的《授权委托书》办理申请。

十三、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办理流程

(一)首次贷款学生

1.进入学生国家开发银行在线服务系统(http://www.csls.cdb.com.cn),注册用户。

2.注册成功后,登录系统,在“贷款申请”中点击“新增”,填写申请信息。

3.提交申请信息后,可以导出贷款申请表,签字确认,持申请表前往高中、村(居)委会、乡镇(街道)民政部门任一单位进行资格审查并加盖公章。

4.携带申请材料,与共同借款人到本县(区)资助中心(或相关教育部门)办理贷款申请并签订合同,领取贷款受理证明。

5.签订合同时可签订授权委托书,以备再次申请贷款时使用。

6.到学校报到后,携带合同及贷款受理证明到学校资助管理中心(或相关部门),提请学校资助管理中心老师将回执信息录入生源地助学贷款管理系统(http://www.gbms.cdb.com.cn)。

7.签订合同3-5天后,登录支付宝账户,修改密码,激活账户(具体操作参见《支付宝使用说明》)。

(二)再次贷款学生

1.进入学生在线服务系统(http://www.csls.cdb.com.cn),登录系统。如果不知道登录名,可以选择“使用身份证登录”,密码默认为8位生日,如19901001。

2.在“贷款申请”中点击“新增”,填写申请信息。

3.提交申请信息后,可以导出贷款申请表,签字确认。

4.携带申请材料,与共同借款人到本县(区)资助中心(或相关教育部门)办理贷款申请并签订合同,领取贷款受理证明。

5.到学校报到后,携带合同及贷款受理证明到学校资助管理中心,提请学校资助管理中心老师将回执信息录入生源地助学贷款管理系统(http://www.gbms.cdb.com.cn)。

6.签订合同3-5天后,登录支付宝账户,修改密码,激活账户。

提示:

1.县资助中心对借款申请的审核要点主要包括:

-贷款申请表填写必须齐全、正确,借款人签字、捺印。

-填写各类文件时必须使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不得使用圆珠笔或铅笔。

-借款人和共同借款人身份证真实、合法、有效。

-录取通知书或学生证真实、合法、有效。

-共同借款人符合贷款条件。

2.签订借款合同时可同时签订授权委托书,备再次申请时使用。

十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发放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资金发放、资金划转和本息回收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完成。11月中旬省开行向审核通过的学生放款后直接从支付宝划款到高校。

十五、枣庄学院的存款账户、户名及账号

枣庄学院的贷款存入账户为:90402000020100095508,户名:枣庄学院,开户行:枣庄市市中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营业部。

十六、学生贷款后如何了解贷款办理情况

签订合同后,可随时登录学生在线服务系统(http://www.csls.cdb.com.cn)查询贷款办理进度和状态。如忘记学生在线服务系统登录密码,可联系当地县(区)资助中心重置密码。

十七、贷款学生的多余贷款的提现

如学生有多余贷款,在贷款到户后,学生可登录www.alipay.com,点击“我的支付宝”下面的“提现” →点击“提现”:

(一)如果在支付宝账户里未登记银行账户,系统先会提醒您填写您的银行账户。

(二)如果您已经设置过提现银行账户可以直接点击选择银行账户进行提现,输入提现的金额,

或者点击添加银行账户,添加其它新的银行账户进行提现。

进入设置银行账户→填写自己正确的银行信息并按规定填写→填写完毕保存账户信息。填写好信息后→点击“申请提现”→输入支付宝账户的支付密码→提现申请成功提交,请耐心等待款项到账。

十八、贷款学生的就学信息发生变化的修改

学生的就学信息变化时,可能会影响其已签订合同的贴息截止日、宽限期、贷款期限等,另外,最新的就学信息将直接决定其新申请的贷款合同内容。所以,在系统中就学信息非常重要,学生的第一份合同签订并上报后,就学信息就不能再被修改了。若要再修改,正常情况下,学生需携带相关证明到县资助中心办理。高校经办人也可以录入学生的就学变更信息,但需要县资助中心的确认才能生效。

十九、外省籍学生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办理

我校外省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要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可以通过家人了解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开办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情况。如果当地已经开办,可以到学校资助中心网站下载专区下载并打印《在校生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证明(省外)》,填写完毕后交辅导员或本学院负责资助工作的老师,学院将在汇总并加盖学院公章后集中到资助中心办理盖章事宜,学生在暑假期间可持该证明到当地县(市、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办理申请手续。

二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还款时间及手续办理

学生在校及毕业后2年期间为宽限期,宽限期内学生可以只付息不还本。宽限期后由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按借款合同约定,按年度分期偿还贷款本息。

(一)贷款本金偿还。每年12月21日为固定还本日(贷款最后一年为当年8月31日)。进入还款期后,借款学生应严格按照借款合同还款计划,每年还本日5个工作日前,将应偿还的贷款本金存入还款账户,邮政储蓄银行将从中代扣。

(二)贷款利息偿还。每年12月21日为固定付息日(贷款最后一年为当年8月31日),最后一次偿还贷款本金时利随本清。借款学生自毕业当年起,每年在付息日5个工作日前,将应偿还的贷款利息存入还款账户,邮政储蓄银行将从中代扣。

二十一、办理提前还款手续

提前还款。每年1月至10月学生可提前还款。提前还款时,借款学生应于当月10号前在线服务系统中提出申请,并在还款账户中存入足额资金。提前偿还部分按合同约定利率和实际使用期限计算利息,不加收除应付利息之外的其他费用。

二十二、学生不能按时还款需承担的违约责任

借款学生申请获得生源地助学贷款后需承担以下违约责任:

(一)未按贷款合同约定使用贷款的,银行将收回全部贷款。

(二)未按贷款合同约定期限归还贷款的,将根据实际逾期金额和逾期天数计收利息,执行利率为合同约定贷款利率的130%。

(三)借款学生及其共同借款人的履约行为已载入全国个人征信系统。严重的违约行为将导致今后不能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申请信用卡,并影响在有关单位就业时的诚信审核。

(四)对于严重的违约行为,将在不通知借款学生及其共同借款人的情况下,在新闻媒体、大学生就业网、学历文凭查询网、国家助学贷款网等相关媒体公布违约学生的诚信记录。

二十三、诚信是当代大学生的立身之本

国家助学贷款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凭借自己的信用申请的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是大学生跨入社会的第一笔信用记录,国家积极鼓励大学生使用信用贷款完成学业,同时也通过国家助学贷款的实施教育大学生维护个人信用。在维护个人信用的基础上,今天的大学生还肩负着改善整个国家信用状况的历史使命,大学生的信用意识和信用知识将直接影响中国信用体系的实施和发展。因此,强化当代大学生的信用教育,无论对于大学生个人还是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信用是当代大学生的立身之本。因此,大学生要增强法制观念,充分认识到背信违约的危害,做诚实守信的模范。

《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助学贷款系统学生在线系统》

学生注册使用说明

一、学生在线注册说明

(一)《学生在线系统》学生注册网站:

1、测试(培训)环境:学生可于7月20日前在测试环境中,即在培训环境下熟悉操作,可进行注册测试等(网址:https://219.143.234.83:8086)。

2、生产(运行)环境:学生于7月20日至9月20日在生产环境下,严格按照要求,以及系统提示进行登陆、录入信息等(网址:www.csls.cdb.com.cn)。禁止学生在生产环境中练习操作或增加测试数据。

由于测试环境下系统不具有导出功能,因此在测试环境下输入的信息,学生无法导出,更不能导入到生产环境中下的系统中。

(二)《学生在线系统》学生注册:

1、在选择贷款类型时,须选择“生源地助学贷款”;

2、在注册时,须如实填写学生本人的真实信息,否则将影响贷款申请。其中,标注红“﹡”为必填写,否则系统将无法继续注册。

3、“基本信息”注册:

(1)‘姓名’:如两个汉字符的,中间不空格;

(2)‘身份证号码’:务必填写18位数的身份号码,以便核实本人的合法身份,方便贷款;对于填写的身份号码,如不存在时,系统将自动给予提供。如最后一位为‘X’时,无论输入‘x’、或‘X’,系统将自动默认为‘X’。如因填写15位身份证号码而影响贷款,后果自负;

(3)‘所在县资助中心’:指学生生源地所在的县(市、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在选择所在省、所在市、所在县(市、区)后,须选择所在县(市、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名称,并确认。

4、“就学信息”注册:

(1)‘高校名称’:点击‘选择高校’,出现‘网页对话框’

①首先在‘高校名称’中输入自己所在的高校,如‘枣庄学院’,点击‘查询’按钮;

②点击列表中自己所在高校前的单选按钮,然后点击‘确认’按钮。

(2)在选择‘入学年份’、‘学制’后,‘毕业日期’将根据‘入学年份’、‘学制’输入的信息,直接计算,不须填写。

5、“登录信息”注册:

(1)‘登录名’:只能输入字符数字下划线,不能输入中文,长度为6-40。填写完后,请点击“检测”按钮,以防和他人的重复,对于与其他重复的,系统将自动提示进行修改。同时请牢记。为方便记忆,建议使用学生本人身份证号、手机号、QQ号等命名其‘登录名’。

(2)‘密码“:密码长度为6-20,字母区分大小写。请学生注意注意保密个人密码并请牢记。

6、“安全信息”注册:此为可选项,但建议学生填写。

(1)‘密码提示问题’:请选择学生本人最深刻、不容易忘记的问题。

(2)‘问题答案’:学生填写后,请牢记问题答案,以便忘记密码后作“找回密码”的时候使用。找回密码答案4-30位,一个汉字占两位。

7、“个人信息”注册:

‘入学前户籍地址’:在选择省、市、县(市、区)后,须填写到乡镇(办事处)、自然村(街道)、路(街)。

8、“通讯信息”注册:此为可选项,但建议学生填写,以便于与学生取得及时联系。

9、“家庭信息”注册:

‘家庭地址’:在选择省、市、县(市、区)后,须填写到乡镇(办事处)、自然村(街道)、路(街)。

10、“联系人信息”:此为可选项,但建议学生填写,以便于与学生取得及时联系。

‘联系人’应为借款学生父母;如父母由于残疾、患病等特殊情况丧失劳动能力或民事行为能力的,可为学生其他直系亲属。不得为在校同学,不得为学院辅导员等。

(1)‘联系电话’:统一填写长期有效固定电话;

(2)‘手机’:统一填写选择的‘联系人’有效使用号码。

至此,点击‘提交’,注册完毕,返回《学生在线系统》登录首页,进行其它操作。

■特别提示:

1、如果申请贷款学生在确实无法进行生源地助学贷款系统学生在线系统注册等特殊情况下,可携带相关申请材料到县(市、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由县资助中心帮助其录入学生本人信息,进行注册。

2、严禁杜绝学生进行多次注册,否则将影响个人贷款申请。

二、《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助学贷款系统学生在线系统》学生登录说明

为方便学生登录,待学生注册成功后,系统为学生提供两种方式进行登录。

(一)通过登录名和密码登录系统:

1、学生注册成功后,可自行填写登录名以及密码;

2、学生遇到特殊情况,确实无法自己注册录入时,如果学生信息是由所在县资助中心录入的,则学生的登录名:县资助中心+身份证号;密码是学生的八位生日(yyyymmdd),如1990年12月21日出生,密码为‘19901221’。

(二)使用身份证登录系统:

学生如果忘记了密码,可以使用更多登录方式登录在线系统,通过选择省、市、县资助中心、输入正确的身份证号与密码进入在线系统。其中密码也是学生的八位生日。

■特别提示:

1、为避免学生使用不便,请尽量记住本人的登录名以及密码,并使用登录名及密码登录。

2、如果学生信息是由县资助中心经办人录入到系统中,学生在登录在线系统时,建议学生使用身份证登录系统,并需要重置登录密码。

三、《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助学贷款系统学生在线系统》相关模块功能

(一)“我的首页”:提示学生在线系统所具有的功能,以及注意事项,并提供所在县资助中心名称、地址、邮编、联系人,以及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

(二)“个人信息”:学生须正确填写各项信息,否则将影响贷款申请。

如果学生在县资助中心经办人审核之前进入在线系统,学生可修改姓名、身份证号、就学信息等关键信息;如果县资助中心受理学生的贷款申请之后,关键信息将无法修改。

(三)“我的消息”:

学生可以查看县资助中心用户发送的相关信息。建议学生定期登录查看,以便时刻掌握贷款动态,以及贷款进展等。

(四)“贷款申请流程”:

学生申请账号→填写基本信息→提出贷款申请→审批贷款申请→签订贷款合同→审批贷款合同→等待发放贷款。

(五)“贷款申请”:

1、进行贷款申请。点击“新增”按钮申请新贷款,要修改或删除贷款申请,点击“修改”或“删除”按钮,如果申请贷款已审核通过,则只能查看不能修改和删除。

■特别提示:

在填写“账户信息”时,‘代理结算机构’须选择“支付宝(山东)”,严禁选择‘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账户名’将自动生成学生本人姓名,‘账号’待县资助中心受理、输入合同信息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借款学生支付宝账户开通。

2、输入完整申请贷款信息后,选择需要导出的贷款申请信息,点击“导出申请表”按钮,打开或保存贷款申请表(即《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表》),并打印(一式两份,须A4纸)。

■特别提示:

1、《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表》中的“资格审查单位意见”:

在校生,可选择村委会(居委会)、乡镇(街道)民政部门两者中任何一个

2、申请成功后学生应在规定办理日期内,尽早携带相关材料到县资助中心办理手续。

(六)“提前还款申请”:系统支持提前结清的提前还款方式,结清指按合同结清,也支持部分提前还款。

1、提前还款申请在1月份到10月份之间的每个月份都允许进行申请,申请的流程一般是:在上个月25号至本月10号之间进行还款申请,学生需在10号至15号之间将还款金额存到个人账号中,每个月20号系统会进行扣款。

2、系统在进行月度结息之后,就不能进行本月的提前还款申请;如果学生的到期日是8月31日,学生在7月份时,就不允许进行还款申请。

(七)其它模块使用及功能,请参考《系统》中说明及备注。

四、其它情况说明

(一)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贴息日期:

财政贴息日,由原来的贷款学生毕业当年的7月31日,延长至毕业当年的8月31日,即自学生毕业当年的9月1日起贷款利息由学生本人支付。

(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还款计划、展期办理工作:

1、贷款学生毕业前,无须再填写纸质的《还款计划确认书》等材料,只可按时登陆《学生在线系统》,根据系统要求,申请还款即可(含提前还款申请)。

2、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原则上不办理展期手续。贷款学生毕业后,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第二学士学位的,相应缩短学生毕业后的还贷期限。

(三)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支付宝”使用:

1、贷款学生,如原有自己的支付宝账号,则在申请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时,须用系统中提供的支付宝账号,严禁使用原来的支付宝账号,否则影响贷款。

2、在2010年7月1日前,申请办理2008-2009学年或2009-2010学年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在校生:

(1)如果在校期间不再办理剩余学年助学贷款,则只能按照原要求,通过邮政储蓄银行使用银联卡方式进行偿还贷款本息,而无法转账到支付宝方式进行偿还;

(2)如果继续申请剩余学年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则2010年7月1日前办理的生源地助学贷款本息偿还,可以转账到系统生成的“支付宝”账号进行偿还。具体转账手续,由县资助中心负责办理。

3、学生在县资助中心办理贷款后,待县资助中心审核,并审批后,助学贷款将划拨到学生贷款“支付宝”账户上,系统将自动冻结3至5天,学生无法取用;待学校统一划款后,如仍有结余,学生方可取出,用于生活费等。

(四)学生办理日期:

每个学生每学年只能提出一次贷款申请。由于各县(市、区)资助中心都有贷款额度,为尽可能成功办理贷款,请学生在规定的日期期限内,尽早进行在线注册,尽早到县资助中心办理申请手续,否则将影响贷款申请。

(五)学生第二次申请信用助学贷款所需材料:

如在校学生初次申请办理信用助学贷款后,再次申请信用助学贷款,这种续贷情况下,只可提供学生证复印件、本人签字申请表、《授权委托书》即可。其中《授权委托书》由县资助中心统一提供。

五、《《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助学贷款系统学生在线系统》将不断进行更新完善,请学生根据系统实际情况进行操作。

国家开发银行助学贷款

——支付宝使用说明

一、支付宝功能与优点

功能:支付宝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已与65家机构、银行等金融体系建立资金的互通。用户可以通过支付宝账户与银行等金融体系实现资金互转。

优点:学生使用支付宝进行网上还款,不受地域限制、不受时间限制、无手续费。

二、支付宝操作

(一)账户开立:

申请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或高校助学贷款时,国家开发银行相关系统会自动生成支付宝账户,并将账号打印在合同上(此时账户并未开通)。该支付宝账户通常将于3天内开通,请于3-5天后登录支付宝账户(http://www.alipay.com),修改密码,并进行支付宝账户认证(也可以以后再进行账户认证,参见注释),认证通过后即可正常使用。

注:1. 支付宝账户密码默认为学生身份证号去掉前6位之后的剩余部分(如身份证号为:110110199009011234,则密码为:199009011234),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

2.支付宝账户是否通过认证不影响贷款的发放,只影响账户内资金的使用和提现。

3.如5天后仍无法正常登录支付宝账户,可联系(县区)资助中心或登录学生在线服务系统(http://www.csls.cdb.com.cn)查询相关情况。

(二)支付宝账户认证

为保证账户资金安全,必须申请“实名认证”。通过“实名认证”后,才可以使用或提现支付宝账户中剩余的助学贷款。

打开www.alipay.com或www.zhifubao.com,登录支付宝账户,可以通过“卡通认证”或“普通方式认证”两种方式完成实名认证。卡通认证:(演示网址:http://abc.alipay.com/show-how/accountCertifyApply.html#s1-1-1

1.登录支付宝账户,点击“我的支付宝”中“我的账号”→点击“申请实名认证” →点击“填写认证信息”→选择通过“支付宝卡通”来进行实名认证(推荐)→点击“立即申请”→选择所在地区和银行(以工行为例)→有网上和柜台签约两种方式(以选择网上签约为例)→填写相关信息并确认提交→点击“登录工商银行网站签约”→在工行网站填写卡号和验证码并提交→确认预留信息,并点击“确定”→输入电子口令卡密及个人网银登录密码,同意协议即可。

2.登录支付宝账户,点击“我的支付宝”中点击“卡通”→点击“马上激活”→填写相关信息,点击“立即激活”即可完成认证。

普通方式认证:

1. 登录支付宝账户,点击“我的支付宝”中“我的账号”→点击“申请实名认证”→点击“填写认证信息”按钮→选择“通过确认银行汇款金额的方式进行实名认证”→填写身份证号码和真实姓名,点击“提交”→填写相关认证信息(包括本人银行卡信息),点击“提交”→仔细核对提交的信息,确认无误后,点击“确认提交”→1-2个工作日后,查询支付宝打入银行卡的金额,并登录支付宝网站。

2. 1-2个工作日后,登录支付宝账户,点击“我的支付宝”中“我的账号”→点击“申请实名认证” →点击“输入汇款金额”按钮→输入支付宝打入银行卡的金额(非银行卡余额),并点击“确认”即可完成认证。

(三)支付宝账户提现:

1.登录www.alipay.com,点击“我的支付宝”下面的“提现” →点击“提现”:

1) 情况一:如果在支付宝账户里未登记银行账户,系统先会提醒您填写您的银行账户。

2) 情况二:如果您已经设置过提现银行账户可以直接点击选择银行账户进行提现,输入提现的金额,或者点击添加银行账户,添加其它新的银行账户进行提现。

2.进入设置银行账户→填写自己正确的银行信息并按规定填写→填写完毕保存账户信息。

提现支持银行:工行、农行、招行、建行、深发、兴业、浦发、民生、广发、交行、光大、中信、中国银行(除广东省深圳市)的账户提现。

3.填写好信息后→点击“申请提现”→输入支付宝账户的支付密码→提现申请成功提交,请耐心等待款项到账。

(四)充值还款:

1.登录www.alipay.com→我的支付宝→立即充值→给本账户充值,目前支付宝

有17家网上银行通道可供您充值的选择:工行、农行、招行、建行、兴业、浦发、广发、深发、民生、交通、中信、光大、中国银行、杭州银行、上海银行、宁波银行,平安银行。

2.核对您的充值金额与所选择的网上银行,点击“去网上银行充值”。

3.此外,还可以使用卡通充值、网点充值(邮局、便利店等)、消费卡充值(话费充值卡、便利通卡等)等充值方式,详情可查询支付宝相关网站http://abc.alipay.com/inpour.html

备注:详细的操作步骤可以登录:http://www.alipay.com/点击右上角的“帮助中心”进行查询。或拨打支付宝24小时服务热线:0571-88156688

附:学生开立支付宝账户流程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流程

720-9月20日登录国家开发银行在线服务系统

首次申请学生网上注册

再次申请学生使用身份证号前八位登录

贷款申请中点击新增功能填写申请信息

学校审核学生贷款资格并录入信息

930前高校打印回执盖章确认后,统一邮寄到各区县教育局

导出并打印申请表一式两份

首次申请学生到居(村)委会或街道民政部在申请表上加盖公章

首次申请学生与共同借款人持身份证、学生证及户口薄原件及复印件到区县资助中心办理贷款,再次申请学生直接持申请表和学生证复印件到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签署合同协议书,持贷款受理证明到学校报到

10月底区县汇总贷款学生纸质材料上报省开行

学生贷款中若有剩余资金学生可从支付宝提取作为生活费用

12月中旬省开行向审核通过的学生放款后直接从支付宝划款到高校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提前还款流程

1、提前还款流程(代理行模式,适用于201071前办理的生源地助学贷款):

如下图一:

图一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提前还款流程(代理行模式)

2、提前还款流程(支付宝模式,使用于201071后办理的生源地助学贷款):

如下图二:

图三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提前还款流程(支付宝模式)

山东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通讯录

市本级或县(市、区)名称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详细地址

联系人

办公电话

济南市

济南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济南市永庆街3号

聂玮晔

0531-66608003

历下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济南市二环东路5617号

刘开敏

0531-86553616

市中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济南市纬二路162号

刘宪军

0531-82028656

槐荫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济南市张庄路367号

禚能斌

0531-81255690

郭东立

天桥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无影山东路17号

赵春梅

0531-80998108

历城区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花园路60号

亓科水

0531-88066068

章丘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明水山泉路29号

庄传玺

0531-83212648

高明强

长清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灵岩路2098号

冯 波

0531-87222259

平阴县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科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五岭路107号

冯承利

0531-83101627

济阳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城富强街南正安路东教育局

蒋 敏

0531-84235011

张继翠

王 玉

商河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青年路101号

梁 冰

0531-84880687

李玉玲

青岛市

青岛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延安一路29号乙

由绪玲

0532-82734236

崂山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行政大厦

蓝 春

0532-88893378

开发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青岛市开发区长江中路369号

刘 波

0532-86870111

城阳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明阳路202号

袁婷婷

0532-87866860

胶州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福州南路232号

袁 鹏

0532-82233837

即墨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岙兰路790号

刘翠玲

0532-81726752

胶南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青岛市胶南市文化路97号

薛秀英

0532-88186207

平度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杭州路93-1号

王 磊

0532-88360062

莱西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黄海路9号

李杰家

0532-66039199

市南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宁夏路286号

李 平

0532-88729236

市北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明霞路37号

杜 鹏

0532-83655757

四方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青岛市四方区平安路43号

张克法

0532-83775577

李沧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果园路27号

刘迎梅

0532-80692027

淄博市

淄博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北西6路北首

刘宏飞

0533-2771808

张云阶

0533-2773626

淄川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将军路205号

张东明

0533-5131226

房 宁

0533-5131226

张店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太平路9号院内南楼一楼

邹艳莉

0533-2885299

田 萌

0533-2885299

博山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中心路西首200号

岳剑雪

0533-4297716

任昌宇

0533-4297716

临淄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城路12号

崔艳萍

0533-7182426

周村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新建路1号

刘瑞生

0533-6415990

吕爱东

0533-8263170

桓台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建设街142号

巩宜英

0533-8263170

高青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青城路65号

阮 霞

0533-6973676

张 媛

0533-6973676

沂源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胜利路4号

黄吉胜

0533-3228238

刘 静

0533-3228238

高新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淄博市高新区柳泉路北首306号财政局201室(柳泉路与万杰路交叉路口东南角)

齐灯孔

0533-3586351

枣庄市

枣庄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枣庄市教育局(新城光明大道2369号)

刘彦辉

0632-8688396

市中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枣庄市振兴中路458号教育局院内

吴在源

0632-3316642

王儒启

0632-3316642

峄城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承水路15号教育局计财科

张明星

0632-7782756

山亭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新城府前西路教育局院内

秦振涛

0632-8811797

台儿庄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林运路工商银行院内三楼

杨 伟

0632-6681689

薛城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枣庄市泰山路临山公园南侧教育局资助中心

周 健

0632-4433318

程明岭

0632-4489786

滕州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杏坛路75号(教育局院内)

夏 杰

0632-5594021

东营市

东营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东营市府前大街118号

巴悦春

0546-8327929

东营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新区1号楼

王长青

0546-8202209

河口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河滨路18号

李长江

0546-3666559

垦利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振兴路78号

陈海光

0546-2565008

利津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大桥路58号

毕海村

0546-5629263

广饶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广饶县易安路5号

郭 健

0546-6926710

烟台市

烟台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同合里43号烟台市教育局

李晓恩

0535-2101865

芝罘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烟台市解放路89号芝罘区教体局

沈登峰

0535-6226581

福山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烟台市南苑街65号福山区教体局

林 森

0535-2136159

莱山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烟台市枫林路24号莱山区教体局

黄彩萍

0535-6891720

牟平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烟台市东关路499号牟平区教体局

夏秀玲

0535-8945680

蓬莱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市钟楼北路22号蓬莱市教体局

迟咸栋

0535-5645351

龙口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港城大道1001号龙口市行政中心

王汉强

0535-8512307

招远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罗峰路185号招远市教体局

王桂凤

0535-8246313

莱州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文化东路735号教育体育局

王晟宇

0535-2270206

莱阳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旌阳路25号莱阳市教体局

万全运

0535-7262237

栖霞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跃进路510号栖霞市教育局

邹少娜

0535-5228960

海阳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海政路35号海阳市教体局

王德金

0535-3228660

长岛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烟台市长岛县县府街175号长岛县教体局

吴玲玲

0535-3217421

开发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烟台市长江路1号开发区行政中心

宋 静

0535-6378038

高新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烟台市高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局

杨德武

0535-6922113

潍坊市

潍坊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潍坊市公共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一楼大厅(潍坊市潍城区东风西街528号)

李乃强

0536-8326932

奎文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东风东街254号(奎文区教育局院内)

李方柱

0536-8258209

潍城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永安路55号(潍城区教育局院内

曹国盛

0536-8188406

髙凤彩

0536-8188406

寒亭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民主街281号(寒亭区教育局院内)

邢世吉

0536-7270568

坊子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行政街34号(坊子区教育局院内)

刘庆武

0536-7519651

诸城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东关大街77号(诸城市教育局院内)

宫献强

0536-6064876

刘顺平

0536-6064876

青州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云门山北路1791号(青州市教育局院内)

刘 彦

0536-3235220

寿光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文庙街253号(寿光市教育局院内)

崔延庆

0536-5228619

安丘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市北区学府街(安丘市教育局院内)

李敏欣

0536-4395067

高密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人民大街(西)1874号(高密市教育局院内)

陈永涛

0536-2323235

昌邑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府街10号(昌邑市教育局院内)

佟显春

0536-7199182

张 菊

0536-7199182

昌乐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文化路100号(昌乐县教育局院内)

秦继伟

0536-6270191

临朐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龙泉路30号(临朐县教育局院内)

谭 云

0536-3218754

胡德凯

0536-3218754

高新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创业大厦六楼(高新区文教局)

栾 福

0536-8891535

滨海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潍坊市滨海区海化街综合办公大楼5楼(公共事业局)

李长华

0536-5311098

经济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潍坊市经济开发区锦程中学院内办公楼四楼403房间

路 静

0536-8167633

峡山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潍坊市峡山区阼山街道办事处驻地(原昌邑二中院内)

丁娜娜

0536-7756779

济宁市

济宁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济宁市洸河路358号

刘素杰

0537-2314092

市中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济宁市市中区清平巷14号

胡国平

0537-2214513

任城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济宁市市中区建设路21号

朱 敏

0537-2383611

兖州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市中御桥北路178号

宋西昌

0537-3423177

曲阜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西门大街42号

陈庆海

0537-4410916

许海峰

0537-4410916

泗水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济河街道光明路32号

伊 鹏

0537-4221052

邹城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峄山路629号

武立新

0537-5861508

微山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夏镇文化街22号

柳建学

0537-8197558

鱼台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湖凌三路南首

袁 淼

0537-6253122

金乡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金乡镇金山街196号

孙峰涛

0537-8771797

嘉祥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中心西街56号

岳喜安

0537-6800339

黄福国

0537-6800339

汶上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尚书路安坊街7号

王绍印

0537-7282196

崔正峰

0537-7282196

梁山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水泊西路38号

胡轩东

0537-7322786

王建华

0537-7322786

泰安市

泰安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泰安市青年路117-3号

曹 军

0538-8228089

泰山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泰安市昇平街39号(区政府院内)

曲建华

0538-6368509

岱岳区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大街西段教育局办公楼

叶红春

0538-8566537

新泰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青云路961号教育局办公楼

张兆虎

0538-7252336

肥城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教育局南二楼(文化路4号)

陈树峰

0538-3217079

宁阳县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七贤路983号教育局院内

许 强

0538-5688285

刘 军

0538-5688285

东平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西山路113号教育局院内

史桂玲

0537-7322786

牛之朋

0537-7322786

威海市

威海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威海市文化中路72号

刘俊梅

0631-5802993

乳山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新华街321号

李伟进

0631-6678902

荣成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成山大道99号

毕文华

0631-7564061

文登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昆屿路14号

吕玺昭

0631-8456305

环翠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文化东路5号

张建峰

0631-5231645

工业新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威海市工业新区开元东路1号

张 宁

0631-5581898

高新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威海市高新区文化西路288号

汤松柏

0631-5629011

经济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威海市经济区青岛中路106号世纪大厦

刘海宁

0631-5980195

日照市

日照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日照市北京路132号日照市教育局

0633-8779323

东港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教育局望海东路

时培宽

0633-3226799

莒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教育局(莒县城阳镇后营街138号)

陈维智

0633-6222169

五莲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文化路29号办公楼2楼西

孙吉祥

0633-6150930

岚山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岚山中路教育局办公楼309室

郑培磊

0633-2613037

日照开发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日照市连云港路58号日照经济开发区教育局

郑丽丽

0633-3603179

莱芜市

莱芜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花园北路37号

王培德

0634-6210545

刘雨航

0634-6217681

钢城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莱芜市钢城区府前大街52号

陈振奎

0634-6881937

临沂市

临沂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临沂市沂蒙路中段204号

寻明刚

0539-8329915

陈 磊

0634-8329915

兰山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路111号

刘泽安

0539-8182879

王 艳

0539-8182879

罗庄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护台路9号

吕文兴

0539-8927029

张国庆

0539-8927029

河东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政府驻地

窦立堂

0539-8383536

陈庆忠

0539-8383536

郯城县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郯东路105号

侯欣武

0539-6227766

沈雁彬

0539-6227766

苍山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惠民路北首

孙茂国

0539-5211929

杨洪武

0539-5211929

莒南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人民路

王明

0539-7213016

赵良卜

0539-7213016

沂水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长安路中段311号

耿淑爱

0539-2251508

吴 鹏

0539-2251508

蒙阴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蒙阴县新城路117号

周升国

0539-4810373

石绍洪

0539-4810373

平邑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文化路001号

陈 东

0539-4231397

张成功

0539-4231397

费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临沂市费县费城镇和平路北段东侧

闫书峰

0539-5224077

谭小梅

0539-5224077

沂南县学生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城历山路60号

朱发欣

0539-3333891

武广智

0539-3333892

临沭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沭新东街11号

马兰玲

0539-2132387

董自明

0539-2132387

德州市

德州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湖滨北大道329号

袁吉迎

0534-2322436

张垚卿

0534-2322436

德城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中原街25号

俞爱东

0534-2100825

乐陵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阜盛路中段路北

吕 栋

0534-6262911

禹城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行政街626号

王清华

0534-7266679

陵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德州市陵县陵城政府路151号

董文军

0534-8297097

张振波

0534-8297097

平原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城平安大街111号

张殿路

0534-4213246

李 新

0534-4213246

夏津县学生资助中心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南城街240号

邢书芹

0534-6131622

武城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城文化西路25号

王 颖

0534-6289269

陈 伟

0534-6289269

齐河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城阳光路176号

白玉新

0534-5330817

临邑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城瑞园路57号

朱 楠

0534-2142966

宁津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城文昌路南首西侧

段守鹏

0534—5066458

柴 颖

0534—5066458

庆云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城文化路1695号

陈 萍

0534-7088386

经济开发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德州市经济开发区天衢东路1339号

侯文芝

0534-2561778

运河经济开发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德州市运河办事处陈庄居委会东邻

王建新

0534-2412299

滨州市

滨州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滨州市渤海16路699号

公维东

0543-3188762

惠民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孙武镇鼓楼街39号

刘婷婷

0543-5351041

阳信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阳城四路529号

张洪春

0543-8223912

无棣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城棣新3路南首

吴国东

0543-6335519

张连军

0543-6335535

沾化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县富国镇富桥路345号

张 明

0543-7325229

王卫东

0543-7325229

博兴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教育局四楼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王焕水

0543-2328143

邹平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鹤伴二路

王 红

0543-4268077

经济开发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滨州市经济开发区长江三路767号

孙秀玲

0543-3402298

聊城市

聊城市学生资助中心

山东省聊城市湖南路43号

魏晓鸣

0635-8245925

东昌府区学生资助中心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龙山北路3号

张金涛

0635-8242144

临清市学生资助中心

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育新街305号

桑晓峰

0635-2324606

阳谷县学生资助中心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谷山中路119号

司晓栋

0635-6217656

张 建

0635-6217656

莘县学生资助中心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振兴街130号

陈学胜

0635-7310418

王允宪

0635-7315532

茌平县学生资助中心

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新政路54号

窦有新

0635-4161006

东阿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曙光街257号

王锡龙

0635-2178426

冠县学生资助中心

山东省聊城市冠县育才路北首

赵明海

13963515697

高唐县学生资助中心

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金城路69号

荆传辉

0635-2136027

经济开发区学生资助中心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东路107号

张秀华

0635-6976325

菏泽市

菏泽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菏泽市中华路1188号

房守社

0530-5334259

牡丹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路800号

马建玲

0530-5685839

曹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北大街27号

武洪华

0530-3211542

单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文化路中段28号

杨 魁

0530-4907799

成武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先农坛路东段路北

王 灿

0530-8989055

巨野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前进路北段

邢宪固

0530-8211697

郓城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育才路119号

郑忠诚

0530-6581015

杜雅琪

15865031006

鄄城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青年路181号

李 峰

0530-2602390

冀德坤

13854019789

定陶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东风路中段

马海红

0530-2221516

东明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五四路中段5号

海 燕

0530-7228329

开发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省菏泽市人民路668号

朱良景

0530-5329932

联系电话:0632-3786725 邮箱:id6725@163.com 邮编:277160 版权所有:枣庄学院学生工作处 联系地址:山东枣庄北安路1号 鲁ICP备05047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