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健全校园心理健康四级防护网络,提升新生心理委员和宿舍心理互助志愿者的专业素养与实操能力,助力学生开展朋辈心理支持与危机识别工作。10月29日和11月5日下午,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分别在薛城校区、市中校区组织开展2025级心理委员与宿舍心理互助志愿者培训活动。此次培训由专职心理教师吕依琳、孙斐斐两位老师担任主讲,各学院相关学员参与。


培训伊始,围绕心理健康的核心定义展开,澄清常见心理知识误区,深入阐述心理委员和宿舍心理互助志愿者的设立意义,强调其作为同学心理健康一线支持者,在校园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就两个岗位的角色定位与核心职责做了详细阐释,重点强调隐私保密、及时报告、专业边界和价值中立等工作原则。通过案例解析与场景推演,学员进一步厘清工作边界与责任范畴,为服务同学、守护校园心理健康筑牢认知根基。
随后,老师带领学员系统认识心理危机,全面介绍其识别与干预方法,提升学员的预警意识。同时,传授工作技巧,解答学员未来工作可能面临的困惑,明确学校心理咨询服务的预约方式、联系电话与位置,确保学员能及时引导同学对接专业帮助。
最后,以线上测验的形式检验学员的学习成效。结果显示,学员答题准确率整体较高,反馈效果良好,为本次培训画上圆满句号。


本次培训有助于提高2025级心理委员和宿舍心理互助志愿者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助力其更好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为同学们的心理健康提供有效的支持。